当前位置>首页>2025第一期IVF-ET诊疗过程人文关怀研讨及系列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2025第一期IVF-ET诊疗过程人文关怀研讨及系列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来源:北京家圆医院 点击:2553

2025-07-21

2025年5月9日,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身健康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携手北京家圆医院举办的“2025第一期IVF-ET诊疗过程人文关怀研讨及系列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学术盛会以“关爱生殖、为社会分忧”为主题,聚焦生殖中心人文关怀临床实践应用场景,以整合医学为基础,汇集了生殖医学、胚胎学、心理学、营养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共襄盛举。


图片


多方聚力:开启公益新篇章


会上,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身健康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张俊良回顾了协会在生命关怀领域的深耕历程,特别强调了心身健康在辅助生殖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北京家圆医院院长王学书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将构建“技术+心身健康”双轨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关怀。活动现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身健康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家圆医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俊良会长和林海伟总经理共同为“公益合作单位”揭牌,标志着辅助生殖领域人文关怀建设迈入新阶段。


学术盛宴:多学科智慧碰撞


在学术研讨环节,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身健康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王颖教授围绕《制定辅助生殖诊疗过程人文关怀团队标准目的和意义》和《四十载女性生殖健康回眸》两大主题,系统回顾了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着重探讨了人文关怀在临床实践中的关键作用。跨学科“三料专家”孔燕主任则从《医保单位落实IVF-ET诊疗过程人文关怀团队标准立项工作的政策性与现实性意义》和《辅助生殖与心理营养运动睡眠生活方式关系》两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生物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模式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价值。家圆医疗集团实验室技术总监、胚胎实验室主任徐小明博士分享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类受精卵两套独立纺锤体的发现意义》,从基础研究角度揭示胚胎发育独特性,指出胚胎实验室操作需精确且兼具人文关怀。


实践创新:构建人文关怀新范式


会议特别设置了临床案例实践活动,通过模拟高龄女性、失独家庭、再婚夫妇等特殊群体的诊疗场景,生动展现了多学科协作下的人文关怀实践。这一创新形式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公益拓展:服务惠及更广人群


活动期间,王颖教授与孔燕主任联袂开展了公益直播,围绕辅助生殖诊疗中的人文关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线解答网友提问,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广泛人群。


展望未来:让医学更有温度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指导下,人文关怀已成为驱动辅助生殖技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活动倡议构建行业人文关怀标准体系,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心理支持等举措,让医学技术更具人文温度。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开创了辅助生殖领域多学科协作的新模式,更为患者带来了更人性化的就医体验。随着人文关怀理念的深入落实,将有更多家庭在专业、温暖的医疗服务中实现生育梦想,共享生命圆满的喜悦。北京家圆医院表示,将持续推进人文关怀建设,为辅助生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辅助生殖

Assisted Reproduction

了解更多

医院优势

Hospital Advantage

更多...

国际化独立胚胎实验室

一对一私密诊疗服务

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紧密合作

专家团队

Experts visit

更多...

廖希

博士 主任医师

朱亮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胡卫红

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吴丹

主治医师

010-66117776